恰巧看到科技報橘中刊載了一篇討論字型運用的文章,標題還相當聳動:
_英文履歷字體再用 Times New Roman,別想進外商_ http://buzzorange.com/vidaorange/2015/06/24/new-roman-resume-looks-boring/

下述先不就Times New Roman是會否扼殺工作機會的真實性做討論,台灣對於字型的漠視實在讓人相當訝異。除了千篇一律的標楷體、新細明體,到最近十分熱門的康熙字典體,中文字體的選擇性不但貧乏、跟風濫用的情形也十分嚴重。

至於英文字體──在多數商家老闆可能連英文字義都不是很瞭解的情況下,字型設計的問題更加不被重視。

為什麼我們要研究字型? 字體只是件枝微末節的小事、只要內文精彩不就好了? 今天,就讓我們來討論「字型」(Typography)的重要性。


什麼是字型學(Typography)?

字型即是一種力量──將想法和語言以視覺呈現的力量。

file



為什麼Burberryc或ELLE的商標看起來高級又時尚?

file



為什麼Ted或Science看起來很「科學」?

file



為什麼聖經光掃視內文、就讓人覺得神聖? file



這股力量隨著時間遞延,持續改良與轉變──從招牌、商標、餐廳菜單、服裝、廣告文宣、到書籍報刊,成為現今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例子。

字型的出現與改良,都是為了知識傳達的功能性。

從口耳相傳、到文字被發明與印刷時代,到現在的網路與智慧型手機,知識傳播方式與工具不斷地在演進。

既然「文字」是資訊傳遞中最精華的部分,我們必須了解字型學:知曉字型間的差異與功能,並藉由選擇好的字型、以達到更有效率的溝通。


字型是怎麼來的?

從15世紀的古騰堡印刷革命到20世紀初,短短的五百年間即奠定了字型學的基礎。故只要瞭解這五百年的歷史變化,即可快速掌握字型系統的大家族,並應用到生活中的設計。

(1) 15世紀初─黑體字(Blackletter)

早期的書籍必須花上數個月以人工謄寫,直到印刷術的出現、才讓耗時又昂貴的知識傳遞成本大幅降低。

國中歷史課本一般指稱發明活字印刷術的人是中國的畢昇。然而現在提到印刷,幾乎都會提起歐洲人古騰堡(Johannes Gutenberg)。

古騰堡除了改良印刷術,最厲害的是發明了一套字型,讓印刷程序的效率更高。印刷術講求的正是大量且快速的生產,古騰堡的改良讓知識傳遞更加普及,更推生了隨後的歐洲文藝復興、宗教改革、啟蒙運動和科學革命,為現代知識經濟和傳播奠定了物質性的基礎。

還在認為字型不重要嗎? 它正是知識的基石!

當年古騰堡發明的字型稱作「Blackletter」(黑體字)。
file


我們可以在復古風格設計,或報章雜誌如The New York Times、The Washington Times看到它的蹤影。

file



然而Blackletter雖然雕刻便利,卻明顯地有著過度密集、讓人閱讀困難的問題… file

原文: Give me twenty-six soldiers of lead and I will conquer the world. By Johannes Gutenburg
既然文字與印刷的出現是為了讓知識傳遞更方便,那這樣不便閱讀的字型勢必得再進行改良,由此而生的就是「Roman Type」(羅馬體)。
(2) 15世紀文藝復興──羅馬體=人文主義字體(Roman Type, Humanist Type)

羅馬體不是羅馬人用的字體,而是法國人Nicolas Jenson在十五世紀時受到古羅馬建築物上的刻文啟發所創造出來的字體。比起過度濃密的Blackletter更好閱讀。
file

羅馬體一個很大的特色,就是仿照手寫的感覺。觀察一下,字體是否有些歪歪扭扭、粗細不均勻? 它也被稱作人文主義字體(Humanist),為文藝復興時期最普遍的字體。在歷史書籍、聖經內文、或復古風格的設計中最為常見。

常見字體包括Centaur, Garamond, Lynton, Stempel Schneidler, Verona。如何觀察呢?只要打開電腦的Word或PowerPoint、就可以看到這幾款內建字型。

(3) 18世紀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──舊風格字體(Old Style Type)與過渡時期字體(Transitional Type) file

圖為Calisto字體,為舊風格代表字體之一。

咦?!怎麼眨眼就從15世紀跳到了18世紀? 事實上從15紀以來,字型的發展開始停滯不前,直到英國人William Caslon發明了舊風格字體(Old Style Type)。常見字型包括Caslon, Calisto, Goudy Old Style, Palatino, Perpetua。

數十年後,另一位叫John Baskerville的英國人創造了過渡時期字體(Transitional Type),被用作啟蒙時代的象徵。獨立宣言的起草、與早期美國政府的官方公文字體,都是用Baskerville所發明的字體。

file

圖為過渡時期字型家族中的Baskerville,被富蘭克林使用在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早期官方文件。。

很難說這是個嶄新的發明。這些字體會出現,也只是因應當代的潮流─理性,也再再呼應了開頭所強調的:字體的出現是為了知識傳遞的功能性。 file

18世紀工業革命,科學與理性的風潮同樣燒到了字型─去人性化與機械風格,取代了傳統模仿人類書寫的字型。15世紀以來、手寫風格強烈的人文主義字體(Humanist Type),隨著18世紀工業革命與啟蒙運動展開、字型開始以機械化的方式被解構。

從下圖中可以發現,舊風格字體(Old Style Type)到過渡時期字體(Transitional Type),手寫的痕跡越來越少,粗筆劃越粗、細筆畫越細的衝突感越來越大,字型也越來越對稱、充滿機械感。字型逐漸走向一種「理性」的感覺。file

手寫的特色越來越少,字型的粗細差異越來越大、越來越對稱,直到完全去除人性化的痕跡。

(4) 18世紀末時尚產業興起─現代體(Modern Type)

字型去人性化的過程一直發展到18世紀末,直到一位叫Didot的法國人和另一位叫Bodoni的義大利人,各自創造了命名為Didot和Bondoni的字體,現在統稱為「現代體」(Modern Type)。 file

圖為Perpetua字體。作為現代體家族成員之一,有著極端的粗細對比、完全對稱且去人性化的特色。

有發現「現代體」的粗細的部分有著高度差異化、百分百對稱、且完全去除了手寫的元素嗎?

配合19 - 20世紀的時尚產業興起,現代體被大量應用在時尚風格的設計上,如Burberry、Armani、Cartier、ELLE、Vogue。

file

** (5) 19世紀初大眾廣告興起─埃及體=方塊體(Egyptian Type, Slab Serif)**
file

埃及體,又稱方塊體,加粗的襯線和筆畫有很好的廣告效果。

與羅馬體(Roman Type, 又稱人文主義字體)與羅馬人無關一樣,埃及體不是古埃及人用的字體。由於埃及體的流行,和1815年拿破侖剛入侵埃及、發現尼羅河文化遺跡並帶回埃及古文物回歐洲為同一時期,因此被稱為「埃及體」。

埃及體有著特色化的粗體字,襯線也非常粗。雖不適合放在內文中,卻適合被用作廣告標題。使用埃及體作為商標的企業包括Honda、IBM、Sony、Volvo。 file

汽車廠商多使用顯眼的埃及體作為商標,也展現汽車於20世紀剛發展的時代性。 或許因為埃及體大氣、顯眼、穩重的特色,與當時初興起的汽車產業,因而被廣泛應用在汽車商標上。

<接續Part 2>